北京亦莊·通明湖會展中心內,開源與人工智能的智慧浪潮正奔涌而來,一場以“萬源共振,智構未來”為主題的全球開源技術峰會在此啟幕。
11 月 1 日,全球開源技術峰會 GOTC 2025 在北京亦莊·通明湖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屆峰會以“萬源共振,智構未來”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球開源領域的頂尖專家、企業代表及開發者,共同探討開源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技術前景與生態建設。
上午主論壇聚焦開源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涵蓋了從底層硬件、開發范式到商業化和生態建設的全鏈條思考。大會現場,零一萬物聯合開源中國發布“Open AgentKit 平臺”,天翼云正式宣布 OpenTeleDB 開源,不斷探索開源與AI深度融合的發展路徑與生態建設方向。現場參會超 2000人,直播觀看人數超 300萬。

01 重量級嘉賓開場,點燃開源熱情
初冬的北京略帶寒意,但通明湖會展中心內卻氣氛熱烈。今日上午 9 時,GOTC 2025 全球開源技術峰會主論壇如期舉行。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力致開場詞。她表示,世界正經歷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開源技術作為協同創新、智慧共享的典范,已經成為了驅動數字文明進步的核心引擎之一,是打破技術壁壘、加速產業升級、構建開放共贏數字生態的關鍵力量。北京開發區高度重視開源生態建設,積極擁抱開源、融入開源、貢獻開源,通過匯聚高能級的行業組織、領先的算力資源、規模化開發者社區、多元化模型庫、全鏈條孵化服務體系以及高水平的行業峰會,持續以開源生態聚合創新要素。
她還表示,北京經開區將持續做好開源生態的培育者和服務者,熱切期盼更多的開源項目、開源社區和開源人才能夠了解亦莊,選擇亦莊,扎根亦莊。讓我們以本次峰會為新的起點,攜手并進,共同探索開源技術的無限可能,共同譜寫數字時代開放創新的嶄新篇章,為全球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的開源智慧與中國方案。

北京經濟和信息化局信息化與軟件服務處處長趙祥偉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離不開開源開放,開源的繁榮也因人工智能的創新應用而加速,二者互相促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的數字產業格局。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始終將開源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全球開源的創新高地,在構建智能算力、培育生態、深化行業應用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展望未來,北京將聚焦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開源平臺,創新開源生態,深化技術應用,培育人才,邀請全球開源英才共筑智能驅動、開放可信的開源新生態,共同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理事長程曉明認為,全球開源生態蓬勃發展,以大模型和智能體為核心驅動,以數據模型和工具為基礎要素的新開源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據中國開源發展深度報告 2024 年的數據,我國開源生態發展迅速,活躍開源開發者的數量全球領先,2024 年達到 227 萬,活躍開源項目的數量達到 300 余萬個。開源生態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能正在被全面激活,加速釋放。面向未來,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將持續和行業伙伴攜手合作,在建設更加開放、協同、可持續的開源生態中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名譽主席陸首群介紹了中國在國產算力與模型實現突破,尤其是 DeepSeek、Kimi 等國內大模型 在國際榜單上的優異表現,展現了中國在開源與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與廣闊前景。
陸主席指出:“我們將面臨一場世界性的操作系統技術革命。”下一代 AIOS 的目標不僅是取代 iOS,而是要實現包括 Android、Windows 在內的全部主流操作系統的跨平臺統一,為汽車、云計算、邊緣計算和大模型服務提供統一的智能型操作系統。
最后,陸主席呼吁業界擴大視野、廣泛合作,共同布局 AIOS 研發,把握這一歷史性的技術變革機遇。

四位嘉賓的致辭點燃了現場的開源熱情,為這場為期兩天的技術盛會拉開序幕。
02 院士領銜主講,描繪技術未來
在主論壇演講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開源 RISC-V 為 AI 算力發展提供新機遇”發表主題演講。
RISC-V 芯片已經成功進入世界主流 CPU 市場,并且從新技術階段到成熟應用市場的轉變中取得了顯著成績。根據統計數據,RISC-V 芯片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已達到 25%,預計到 2031 年其單元數量將超過 200 億個,知識產權收益可達 20 億美元,表明 RISC-V 在未來將迅速發展成為開源 IP 的典范。
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RISC-V 將擴展到訓練大模型、垂直領域應用、多模態交互以及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等方面,利用統一的底層架構實現從硬件到軟件生態,從數據流動到系統控制的計算深度融合和一致性設計,從而推動 AI 算力的普惠化和創新,為中國 AI 發展開辟新道路。

北京大學教授、高可信軟件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前理事長梅宏以《人工智能開源生態的幾點認識》為題發表演講。他指出,在 AI 時代,開源正成為推動技術創新、解決關鍵核心技術挑戰的關鍵路徑。然而,目前的 AI 模型開源主要停留在模型結構、參數等部分公開,訓練所用的數據方法、環境配置等重要細節尚未開放,因此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全開放開源。要實現真正的開源,需在尊重 AI 模型與傳統軟件差異的基礎上,基于開放科學范式向數據、算法、算力三位一體的開源邁進。同時,大語言模型應成為全世界共同維護的開放共享基礎設施,促進全球范圍內的研究者和開發者根據行業需求構建領域模型,以加速迭代與普及,同時也對社會創新氛圍和知識平等產生深遠影響。
要實現開源 AI 的持續發展,首先要構建充滿活力的開放生態,形成強化開源 AI 的商業化能力,實現與產業深度融合,重視開源軟件教育,培養高質量人才,為 AI 創新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開源中國等企業的公益探索和商業化實踐為開源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典范。

零一萬物CEO、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以《擁抱開源生態,共創 AI Agent 顛覆式創新》為題,系統闡述了 AI 智能體(Agent)如何引領新一輪經濟革命。他指出,AI Agent 正從單一任務執行向“強推理+多智能體協同”演進,形成永不休息的數字員工。這類“超級員工”將重構企業業務流程,打破溝通瓶頸,實現降本增效與全公司 KPI 最大化。
李開復還強調,開源模型是構建 AI Agent 的最佳路徑,具備四大核心優勢:一是突破技術黑箱,實現“技術主權”,企業可基于行業知識自定義模型;二是通過私有化部署保障“數據主權”,規避商業機密泄露與合規風險;三是大幅降低定制成本,推動 AI 技術普惠;四是構建“需求-優化-共享”的生態協同機制,實現持續共創進化。最后,他呼吁廣大開發者與企業客戶攜手參與開源生態建設,共同推動 AI Agent 技術在真實業務場景中落地,實現從技術潛力到商業價值的轉化。

開源中國董事長馬越分享了他關于開源商業化的探索與思考。歷經十七年的發展,開源中國從開源社區演進為涵蓋代碼托管、AI平臺、模型市場、算力服務等多元業務的商業化閉環生態。Gitee 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開源代碼托管平臺,服務超過 1350 萬開發者,并成功推動“從開源到商業化”的戰略落地。
在國產替代與防范卡脖子方面的戰略布局,Gitee 構建了覆蓋軟件研發全流程的一體化平臺,并推出“源盾可信中心倉”以保障國家軟件供應鏈安全。在 AI 時代,Gitee 積極布局“模力方舟”與 Moark 國際站,集成國產芯片與開源模型,打造“模型-數據-算力-應用”全棧服務體系,助力中國 AI 產業實現自主創新。
展望未來,開源中國將持續以“新質生產力”為指引,打造 AI 時代的“鏈主型平臺”,推動中國從開源生態的參與者向主導者轉變,實現從“荒漠植樹”到“碩果累累”的生態蛻變。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王懷民以《開源的誠意》為主題發表演講。他認為,從開放軟件源代碼到開放大模型參數權重,其內在一致性在于“開源”的本質——即“開放”能夠有效激發和匯聚人類群體智能。
盡管業界普遍認為,相較于開放軟件源代碼,僅開放大模型參數權重并非徹底的開源,因為僅憑參數權重難以理解模型的工作邏輯,也無法幫助開發者復現訓練過程。不過他指出,當人工神經網絡結構確定后,開放權重參數實際上等同于開放了模型運行的全部軟件代碼。即便開放所有訓練數據、工具和過程,我們也難以保證能訓練出完全相同的模型,或理解權重背后涌現的“智能”意義。但應當承認,開放模型權重已是智能時代一個值得肯定的開源形態。

本次主論壇上的兩大發布儀式成為焦點,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展現了開源生態的蓬勃活力。
在 AI Agent 爆發但行業缺乏開源平臺的背景下,零一萬物聯合開源中國發布了OAK (Open AgentKit) 平臺。

據零一萬物聯合創始人馬杰介紹,OAK 是一個專為開發者打造的一站式開源解決方案,旨在通過其開放、可組合、可觀測的四大核心模塊——Framework、Runtime、Builder 和 Studio——覆蓋從構建、測試、部署到監控的 AI Agent 全開發周期。該平臺強調跨生態兼容與低門檻開發,希望通過開源社區共建,推動智能體生態自由生長,實現 AI Agent 的高效與普及。

中國電信天翼云于 2025 年發布了全球首個運營商級開源數據庫 OpenTeleDB。

據天翼云數據庫產品線首席技術官李躍森介紹,該數據庫基于十年支撐內部數萬系統的經驗,針對 PostgreSQL 的核心痛點進行了深度創新,使其在性能波動和空間控制上遠優于原生 PG,旨在為企業提供一個更穩定、高效且免于復雜運維的下一代開源數據庫解決方案,并呼吁社區共同參與建設。

摩爾線程聯合創始團隊、高級副總裁楊上山就以《摩爾線程全功能 GPU 全面支持開源生態》為題發表演講。自 2022 年初量產第一顆芯片以來,摩爾線程保持著每年一顆芯片的迭代速度,展現其在 GPU 領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摩爾線程的全功能 GPU 具備多元算力和多樣計算能力,能夠在視頻分析、語音識別、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兼顧高效運行。作為開源生態大力倡導者,摩爾線程遵循開放兼容、高效易用的原則,已支持 50 多家頭部客戶,并創新性地開發了 300 個高性能算子,相關代碼將會逐步開源。

十二場專題論壇,延續技術盛宴
接下來,全球開源峰會 GOTC 2025 還將推出十二場專題技術論壇,覆蓋開源與人工智能的各個前沿領域,圍繞大模型應用技術、AI Coding、Agentic AI、云原生 AI、AI 驅動造物創新、AIGC 創意與內容生成、具身智能、AI 教育與人才培養、大模型時代的“開源”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討論。
GOTC 全球開源技術峰會由開源中國發起并主辦,與 Linux 基金會亞太區在內的全球開源生態伙伴深度協作,是中國開源領域規格最高、國際影響力最強的年度盛會之一已成為連接中外的技術創新平臺。
本屆峰會在延續往年精彩的基礎上,更加聚焦人工智能與開源的融合創新,從模型訓練與推理優化,到端側AI與邊緣計算,從數據智能、AI原生工程到倫理治理與人才培養。GOTC 2025 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議題設置,系統呈現AI技術與開源生態協同發展的現實路徑與未來圖景。

